转移因子

通用名: 转移因子

英文名称: Transfer Factor

转移因子是什么药?

转移因子为免疫增强药。主要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

转移因子有哪些用途?

转移因子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如带状疱疹、流行性乙型脑炎、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

转移因子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主要用于肺癌、鼻咽癌、乳腺癌、骨肉瘤等)。

转移因子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有关的疾病(如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征及慢性皮肤黏膜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

转移因子有哪些制剂和规格?

转移因子有好几种制剂和规格,它们的给药方法、途径和吸收速度、稳定性都不一样,各有特点。不同厂家的制剂因制作工艺不同,其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可能也不一样。具体如何选择请咨询医生。

  • 转移因子注射剂(粉):3毫克多肽及100微克核糖。

  • 转移因子注射液:2毫升含3毫克多肽及100微克核糖;2毫升含6毫克多肽及200微克核糖。

  • 转移因子口服液:10毫升含20毫克多肽及600微克核糖;10毫升含10毫克多肽及300微克核糖。

  • 转移因子胶囊剂:3毫克多肽及100微克核糖;6毫克多肽及200微克核糖。

用药前须知

什么情况下禁止使用转移因子?

对转移因子过敏的患者禁用。

哪些情况下谨慎或者避免使用转移因子?

  • 肝病患者慎用。

  • 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转移因子与一些药物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药物,使用转移因子前请务必告知医生,并咨询医生是否能用药,如何用药。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但也不要因害怕不良反应而拒绝用药。你可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者咨询医生,了解转移因子的药物不良反应,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我该如何用药?

转移因子为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病情开处方拿药,并遵医嘱用药,包括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不得擅自按照药物说明书自行用药。

注射剂应在医院由护士操作完成,不要自行在家使用。

以下剂量以多肽计算:

  • 注射:皮下注射应注射于淋巴回流比较丰富的上臂内侧腋窝处或大腿内侧腹股沟下端的皮下,也可直接注射于淋巴结或病灶局部。一次1~2单位,每周1次或每周2次,1个月后改为每2周1次。对带状疱疹,一般只需注射1次。

  • 口服:胶囊,一次3~6毫克,每天2~3次。

  • 口服液:一次10~20毫升,每天1~3次。

用药期间注意事项

如果我漏服药物怎么办?

尽快补充漏服的药物。如果到了下次服药时间,就不要加用所漏服的药物。

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怎么办?

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的。如果不良反应较大,需要就医。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轻重以决定是否继续用药,还是换用其他药物。如果不良反应症状不严重,适当对症处理,可以坚持用药。

什么情况下需要急救?

转移因子罕见急性过敏反应,但一旦发生下列急性过敏反应表现,请立即寻求急救处理。

什么情况下需要立即就医?

严重的皮疹

转移因子应该如何保存?

  • 转移因子药品应该在密闭、凉暗处(不超过20℃)保存。

  • 不要将该药物分享给与你有相同症状的人使用。

  • 药物要远离儿童。

转移因子可能有哪些不良反应?

转移因子不良反应包括:

  • 皮疹、瘙痒。

  • 肝功能不全加重。

  • 注射局部常有酸、胀、痛感。

  • 罕见短暂发热。

其他不良反应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哪些药物会与转移因子相互作用?

有些药物可能与转移因子相互作用,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疫苗、维生素、草药等。这些药物与转移因子一起使用前请咨询医生。

妊娠期和哺乳期能否用转移因子?

妊娠期妇女应权衡利弊,在利大于弊的情况下使用;哺乳期妇女慎用,如确需要,应暂停哺乳。

如何合理使用转移因子?

药物必须合理使用,避免滥用。处方药应该由医生开置,非处方药应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 转移因子是处方药,必须由医生根据你的病情开处方使用。自行用药可能会增加你不合理使用药物风险:浪费药物资源,贻误病情,产生耐药,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 转移因子需要遵照医生处方足量、足疗程应用。病情完全控制前你的症状可能会有所减轻,但不要轻易减量、停药。

©2012-2022 QISOUBAO.com · 粤ICP备18051331号